首页 > 税法趣味角  >  税收历史 > 正文

茶“话”税史:茶引与七子饼茶

发布时间:2018-11-28 作者: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 来源: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 浏览次数:

故事一:茶引

茶引法是宋代茶叶专卖法的一种,沿用至清代。"茶引"又称护票,是茶商缴纳茶税后,获得的茶叶专卖凭证。茶商于官场买茶,缴纳百分之十的引税,产茶州县发给茶引,凭此引贩运茶可免除过税。这种茶引,类似现代的购货凭证和纳税凭证,同时也具有专卖凭证的性质。


茶引是中国历史上官府发给茶商的茶叶运销赁证,凡商人运茶贩茶,须纳税顀引,备关卡验照以载角放行(清代每担茶为一引),宋崇宁元年(公元1102年)始行"茶引法",即商人向官府申请领"引"交纳税款后持"引"入茶山购茶,运到指定地点销售,这是一种官府控制下的商人专利的办法,元明清都采用这种办法。

故事二:云南七子饼茶

云南出厂的普洱茶一般有七饼,那为什么有七饼呢?今天我们就讲讲云南七子饼茶与税收的故事。

在很久以前,“七”是代表吉祥数字,象征多子多福、七子相聚、圆圆满满。云南七子饼茶最早出现于雍正年间,在《钦定大清会典事例》记载:“雍正十三年(1735年)提准,云南商贩茶,系每七圆为一筒,重四十九两,征税银一分,每百斤给一引,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,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。于十三年始,颁给茶引三千。


云南七子饼茶又称圆茶。七子饼茶形似圆月,它是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外形酷似满月的圆饼茶,然后将七块每块重为357克的饼茶包装为1筒,故得名“七子饼茶”。从数字上相加,也等于十五,代表圆满的意思。乾隆皇帝曾对七子饼有“圆如三秋皓月,香于九畹之兰”的圣喻,其历史渊源来说,古代涉边交易,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,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,目的是便于统计,便于征税也便于交易。


扫一扫分享本页